News

培训实践
GD&T几何尺寸和公差及其尺寸链

Ø 课程简介:

Ø GD&T “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geometric tolerancing”的简称,中文的意思是“几何尺寸和几何公差”,是来源于北美的一门关于几何公差技术课程。本课程包括GD&T系列课程的二个部分:几何尺寸和几何公差,尺寸链分析。

Ø 《几何尺寸和几何公差》中包含尺寸标注和几何公差两部分内容,尺寸标注与国标基本相同,几何公差部分是从设计思路、检测过程和功能实现(如装配)的角度出发去设定基准,公差分配,表达对零件的要求,从而降低了制造和测量的难度。课程中将有若干实用案例穿插在整个两天的培训中,这些案例将引导学员剖析GD&T在设计、装配、检测和应用等等方面的优点,让学员理解并学会应用GD&T。内容等同于ASME Y14.5M-2009版标准。

Ø 《尺寸链分析》,又名:公差叠加,英文名:Tolerance stackup。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零件尺寸链,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。课程结合GB/T 5847-2004ASME Y14.5MISO1101的要求,阐述了尺寸链分析的原理和计算的注意事项,介绍了尺寸链秒杀神器2.0的使用(将提升计算效率90%)。详细介绍相关的应用:尺寸环、计算表格、实效边界、内包络边界、外包络边界、间隙、壁厚、干涉、紧固/浮动螺纹装配、延伸公差带、统计公差等。用于帮助机械工程人员提高设计和分析技术水平。

Ø 培训目标:

Ø 正确解读GD&T的符号、术语、规则及应用方法;

Ø 从零件的功能出发,正确选择基准并进行组装的配合分析;

Ø 统一形位公差测量和评价的方法,降低制造和检测的难度;

Ø 学会GD&T公差的检测思路。

Ø 尺寸链分析原理和流程

Ø 建立尺寸链传递图

Ø 尺寸链秒杀神器2.0的应用

Ø 能计算并应用实效边界,基准补偿

Ø 形状和方向公差在基准面装配中的损失计算

Ø 紧固和浮动螺纹装配计算

Ø 学员要求

Ø 1,具备基本的机械图纸阅读能力,在设计或工艺或测量有一些基本的实际工作经验,具备基本的ASMEY14.5M/14.8ISO1101知识更佳。

Ø 2,带电脑,可3人用一台(尺寸链秒杀神器用)。

Ø 适合对象

设计、质量、工艺和制造工程师,检验员,CMM测量员,以及相关需要识图,用图和绘图的人员。

Ø 课程大纲

第一模块GD&T、检测技术及检具概述

n GD&T基础知识

Ø 历史渊源,应用范围

Ø 标准标注以及与传统坐标的异同

Ø 要素的概念

Ø 形位公差之间相互约束关系

n GD&T规则和概念

Ø 规则#1, 规则#2

Ø 佛山无影脚(实效边界条件)

Ø 实体原则和补偿因子: MMC/LMC/RFS

Ø 公差补偿 (Bonus Tolerance)

第二模块 基准 (Datum) 的应用

n 基准的定义原则、及其建立

Ø 模拟基准

Ø 基准定位 3-2-1原则

Ø 基准次序

Ø 基准偏移

Ø 同时性要求基准及基准系

Ø 形体

n 基准轴心线

n 基准的标注

Ø 方法要求及案例

n 基准的应用

Ø 在设计、加工、检测、装配之间的关联

Ø 经典错误案例

w 含糊的基准标注

w 基准错误对零件检测的影响

n 基准在实体状况的应用

Ø 斗转星移(基准补偿)

Ø 隔山打牛(基准传递)

Ø 实际包容体、内部/外部/实效边界应用

Ø 基准最大实体和最小实体对检具的影响

Ø 基准的实体补偿对位置公差检测的影响

第三模块 形状公差

n 直线度 (Straightness)

n 平面度 (Flatness)

n 圆度 (Roundness)

n 圆柱度 (Cylindricity)

n 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间的关联

n 相关检验仪器:三坐标测量仪、通用检具、专用检具仪器

n 测量案例(直线度、平面度、圆度、圆柱度)

第四模块 定向公差

n 垂直度 (Perpendicularity)

n 平行度 (Parallelism)

n 倾斜度 (Angularity)

n 尺寸公差与方向公差间的关联

n 相关检验仪器:三坐标测量仪、通用检具、专用检具仪器

n 测量案例(垂直度、平行度、倾斜度)

第五模块定位、轮廓和跳动公差

n 位置度(Position accuracy)

Ø 位置度的定义

Ø 位置度应用

w 案例:最大实体、最小实体的应用

Ø 位置度计算

w 案例:检测中实体补偿的应用

Ø 位置度复合公差的应用

Ø 同轴度和对称度

w 定义、计算和应用

w 一统江湖(与位置度之间的关联)

n 轮廓 (Profile)

Ø 面轮廓度 (Surface Profile) 的定义和应用

Ø 线轮廓度 (Line Profile) 的定义和应用

Ø 复合轮廓度复合公差的应用

Ø 轮廓度的测量与计算

n 同心度和同轴度的应用区别及测量方法对比

n 跳动 (Runout)

Ø 圆跳动 (Circular Runout)

Ø 全跳动 (Total Runout)

Ø 跳动测量与计算

第六模块 补偿因子及其它符号的应用

n MMC,LMC

n 延伸公差区域

n Unqual

n SIM REQT

n SEP REQT

第七模块尺寸链分析概论

Ø 尺寸链分析是什么?

Ø 尺寸链分析的作用,以及何时做?

Ø 尺寸链分析应用

Ø 尺寸链类型

Ø 增环,减环,开环,闭环

Ø 零件极限条件

Ø 实体边界计算: MMC, LMCRFS实体原则

第八模块 尺寸链分析具体方法和软件应用

Ø 极限边界绘图分析法

Ø 尺寸链传递图分析法

Ø 尺寸链分析计算步骤

Ø (案例:尺寸链分析计算)

Ø 尺寸链分析总结

(练习:尺寸链分析计算)

Ø 间隙和干涉、正负数值解释

Ø 尺寸链秒杀神器基本操作

第十模块 形状和方向公差尺寸链分析

n 形状公差尺寸链分析

Ø 平面度尺寸链分析

Ø 表面特征的起始/到达损失,通过规则

Ø 基准面无间道(基准平面装配损失补偿)

Ø 直线度控制形体尺寸分析

n 方向公差尺寸链分析

Ø 方向度控制平面尺寸链分析

Ø 垂直度控制基准面分析

(案例:分别手算和秒杀神器计算)

第十一模块: 位置度尺寸链分析

n 位置度尺寸链分析

Ø 实效条件、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

Ø 轴、孔实效边界计算

Ø 佛山无影脚(实效边界的径向表达式)

(练习:计算无影脚范围)

Ø 位置度尺寸链分析

(案例:分别手算和秒杀神器计算)

n 斗转星移(位置度的基准偏移)

Ø 同时要求原则的应用

Ø 无,一次,二次斗转星移

n 跳动、同轴、对称度尺寸链分析

Ø 一统江湖(位置度替代的算法)

Ø 零件尺寸链分析

Ø 装配件尺寸链分析

(案例:分别手算和秒杀神器计算)

第十二模块: 总结&答疑



大纲


上一篇:卓有成效的五项习惯 下一篇:2014年培训